-
蓝流
蓝 流 ( 192 2 ~ 2011 )导演。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。原名沈宗澄,艺名白桦、蓝明、沉默、蓝流。祖籍浙江省湖州, 1922 年 1 月 28 日生于北平。出身于书香门第,从小受艺术熏陶,爱好书画,学生时代参加业余话剧活动。 1943 年 2 月,到袁雪芬领衔演出的大来剧场当编导。导的第一个越剧是《雨夜惊梦》,全剧充满神话色彩,吸收了外国电影中表现幻觉的手法(这个戏是有唱词,有念白...
2024-12-31 0次
阅读更多 -
苏石风
苏石风 ( 1921 ~ 2010 )舞美设计。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、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、中国舞台美术学会顾问、上海舞台美术学会名誉会长。广东潮安人, 1921 年 2 月 6 日出生。 1937 年初侨居泰国从商, 1939 年秋回国,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画系学习。期间曾负责组办美专业余剧社,同时考入由孔另境、鲁思、周贻白主办的华光业余戏剧专科学校夜校,学习戏剧编导。 1942...
2024-12-31 0次
阅读更多 -
胡知非
胡知非 ( 1880 ~ 1954) 编导。字浩然,号老饭桶,上海市人。私塾就读 8 年,进南货店当学徒,后到商务印书馆做排字工。因喜爱文明戏而改行从艺,在京、津一带演出。返沪后从事方言话剧。 30 年代后期文明戏衰落,转入申曲界,任幕表戏编导。 1939 年 7 月,为在大中华剧场演出的以施银花、屠杏花领衔的女子越剧团编导《雷雨》一剧,开了女子越剧表演时装戏的先河。 40 年代初,投身越剧界...
2024-12-31 0次
阅读更多 -
胡勖
胡 勖 原名浦海涛,艺名胡筱坪。一级导演。安徽省肥东县人。 1954年 1 月出生于上海市。 1960 年随家迁居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。 1969 年 9 月赴广西田阳县插队落户。 1970 年 10 月抽调入田阳县文艺队,开始从事艺术工作。先后担任演员、编剧和专职导演工作。 1982 年春,调入广西话剧团。 1984 年考入上海戏剧学院戏剧理论专修班,主攻戏剧导演理论。曾担任广西彩调剧团副团长...
2024-12-31 0次
阅读更多 -
肖章
肖 章 ( 192 2 ~ 2018 )编导,舞台监督。上海电影家协会荣誉理事、上海外文学会会员、上海翻译家协会会员。原名张贤法,字冀行, 1922 年 10 月出生于上海。 1944 年 9 月,进入雪声剧团,成为剧务部成员之一,负责舞台监督和灯光设计等工作。这一时期,不仅尽力协助和配合各演职部门的革新工作,而且在实践中亲自作了不少尝试和探索。诸如:音乐方面,在首次演出《祥林嫂》时...
2024-12-31 0次
阅读更多 -
罗梅影
罗梅影 ( 1923 ~ 20 12 )女,服装保管员。 1923 年 5 月出生于浙江省上虞农村。 1935 年到上海做佣工。 1944 年 8 月进雪声剧团学习戏衣穿戴和保管,做袁雪芬的 “大衣”,受益于袁雪芬的改革影响和服装指导。能积极配合韩义、张坚安的服装设计工作,首先在越剧舞台上采用不反光面料,如绉缎、珠罗纱、乔其纱。如《绝代艳后》中戚姬的长裙披风采用珠罗妙...
2024-12-31 0次
阅读更多 -
纪乃咸
越剧名家纪乃咸(1935~2010)二级编剧。浙江象山人,1935年10月出生。中员,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。1949年底考入华东军政大学浙江分校,后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。1958考取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,1961年分配到上海越剧院从事编剧工作。曾任创作室副任、主任、副院长等职。1990年调上海艺术研究所任副所长。曾先后与人合作创作了《菜市春》、《鲁迅在广州》、《花中君子》、《风月秦淮》...
2024-12-31 0次
阅读更多 -
红枫
红 枫 ( 192 7 ~ 20 19 ) 编剧。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、中国同盟盟员。原名李祖康,笔名国荪、慕尹、寒青。浙江省镇海人, 1927 年 1 月出生。毕业于中国中学。 1949 年开始从事戏曲创作,得前辈编剧陶贤的指导,曾与陶贤、计大为、陈曼等一起,编写过《小村芳草》、《车辚辚》、《生死恋》等剧本。解放后,曾参加上海市第一、二、三届地方戏剧(曲)研究班学习。 1950 年夏...
2024-12-31 0次
阅读更多 -
竺菊香
竺菊香 ( 19 2 3 ~2011 ) 女,演员。浙江省嵊县东郭村人, 1923 年 7 月 26 日出生。 1936 年入马家村科班习艺 2 年,始工小生,后因个人爱好转学小丑。半年后串红台,成为科班当家小丑,到绍兴一带演出。 1938 年到宁波演出 3 年,大多扮演《双狮图》中张有义、《仁义缘》中周惠吉等长衫丑的角色,扮演《落帽风》中的范仲华,亦备受观众喜爱,走红甬江,受到中南...
2024-12-31 0次
阅读更多 -
竹芳森
竹芳森 ( 1901 ~ 1977) 演员。艺名筱瑞丰,浙江省嵊县东郭村人。贫农出身,幼时进过私塾,粗识文字。 1919 年拜小歌班名丑张瑞丰为师。 1927 年来沪,在谢志云的戏班演戏。其嗓音好,音域宽,与女演员搭档能唱同腔同调。表演具幽默感,长、短衫丑角戏均擅,如扮演《王文与刁刘氏》中的王文、《双狮图》中的张有义和《箍桶记》中的张箍桶等角色,颇有声名。 1937 年起,在男班碧云剧团当演员。...
2024-12-31 0次
阅读更多 -
童正初
童正初 ( 1892 ~ 1955) 演员,教师。浙江省嵊县逵溪村人。原名振初,曾读私塾 6 年。 21 岁到小歌班拜师学习,工小生。来沪演出后,改唱老生。 1923 年 8 月 10 日,与张子和、一枝梅、刘锡霖等演出于乐意楼。艺风严谨,认为 “观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,如不严肃对待演出,便是不尊重衣食父母”。他身材魁梧,目大有神,嗓音宏亮,唱做兼擅,并善于运用传统唱调为表现人物服务...
2024-12-31 0次
阅读更多 -
石景山
石景山 ( 1920 ~ 2002 )导演。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。本名徐焰,又名石垒,祖籍浙江省余姚, 1920 年出生于上海。早年就读于萧山私立职业学校。 1939 年夏秋之间,考进新春秋戏剧学校。嗣后,与一批爱好话剧的同学,自发筹款组织了 “联艺实验剧团”。不久又与同学一起去敌后新四军抗日根据地“江抗”,参加新四军抗敌剧团。 1941 年初,转至鲁艺,任美术系分队长。 4 月中...
2024-12-31 0次
阅读更多 -
田伟钤
田伟钤 二级舞台美术设计师。 1941 年 7 月生,浙江省上虞人, 1963 年毕业于上海越剧院舞台美术班,中国舞台美术学会会员、上海戏剧家协会会员、上海舞台美术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。 1964 年起任上海越剧院舞台美术设计。主要舞台设计有《燕山棋缘》、《啼笑因缘》、《三月春潮》(曾参加全国及上海舞台美术展览会)。还参加《红楼梦》、《梁山伯与祝英台》等多部大戏的舞美工作...
2024-12-31 0次
阅读更多 -
潘笑笑
潘笑笑 ( 1925 ~ 1994 ) 女,演员。别名潘夏轩,浙江省富阳县人。 8 岁时,与徐玉兰、钟云香等参加了新登东安舞台越剧科班,师从余传海,工小丑。 1934 年至 1936 年,随科班边学边演于金华、兰溪、上海等地,大都扮演的是娃娃丑。 1937 年随徐玉兰、钟云香等演出于上海天潼、老闸、美华等剧场。 1939 年,加入施翠花领衔的凤鸣越剧团,巡回演出于浙江杭州、湖州等地。 1942...
2024-12-31 0次
阅读更多 -
浦菊初
浦菊初 ( 1920 ~ 1994) 道具技工。原籍江苏省无锡县后桥镇。 13 岁在上海鸿生灯彩店当学徒,满师后仍在灯彩店工作。 1954 年 12 月,进华东戏曲研究院,后转上海越剧院,任道具组组长。业务上从原来的纸扎工转为舞台道具制作,刻苦钻研,摸索舞台道具的规律,成为有高超技能的专职人员。原来大道具中的龙椅、古代椅子、台子都请雕花木匠制作,不但时间长、成本高、且搬运重。他通过多次试验...
2024-12-31 0次
阅读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