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刘松年

    越剧名家刘松年

    刘松年(1904~1983)画师。曾用名刘善云、刘磊,号四明山樵。浙江省宁波人。1916年小学毕业,从父学画,后随父去北平戏剧界从事画景工作。1930年来上海,画古画2年。1932年返回家乡,在宁波开明街画商业广告。1938年,重到上海,先后进入大舞台和老闸大戏院任画师。1944年进入丹桂越剧团画布景,1947年转入玉兰越剧团。1952年转到少壮越剧团工作,直至退休。绘画幼得家传...

    2024-12-31 0次

    阅读更多
  • 刘如曾

    刘如曾 ( 1918 ~ 1999 )作曲。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、上海戏曲音乐协会会长、上海戏剧学院教授。江苏省常州人, 1918 年出生于上海。少年时代爱好音乐和戏剧。 1942 年改名刘今考入国立音乐院,课余为话剧配乐。 1945 年 9 月经乔奇介绍到雪声剧团,为《月光曲》一剧写了两首主题歌,在剧中贯串使用;在乐队中还增加了钢琴,由他弹琴伴奏。 1946 年 8 月再次到雪声剧团,担任作曲...

    2024-12-31 0次

    阅读更多
  • 刘 涛

    刘 涛 ( 1905 ~ 1972) 编导。浙江省上虞百官镇人,经商出身。 40 年代在上海越剧界从事编导工作。 1942 年 7 月 1 日,编导的《黄金与美人》首次由尹桂芳、傅全香主演于老闸戏院, 1944 年 9 月 18 日,傅全香、徐玉兰搭档再次演出于美华戏院。自 1942 年秋起至 1948 年冬止,曾在老闸、龙门、山西、同乐、天潼、新都、东海、乐中、美华、浙东、天宫、南阳、大来...

    2024-12-31 0次

    阅读更多
  • 冯允庄

    冯允庄 ( 1914 ~ 1982) 女,编剧。又名冯和仪,笔名苏青。浙江省宁波人。肄业于南京国立中央大学英语系,因结婚辍学,迁居上海。 1937 年起,以写作为生,成为三四十年代上海颇有影响的女作家。 1951 年 2 月,参加上海市文化局主办的戏曲编导,结业后应聘任合作越剧团编剧,年底转任芳华越剧团编剧。曾编写了《江山遗恨》、《卖油郎》、《屈原》、《宝玉与黛玉》、《李娃传》等剧目...

    2024-12-31 0次

    阅读更多
  • 冯九经

    冯九经 ( 1920 ~ 1987) 琴师。学名端初,乳名九斤。浙江省嵊县浦口镇人。自幼向先高道士学拉胡琴。 1935 年,进农商学社坐唱班学习绍兴大班,工二胡、板胡、鼓板,也学演员,工老生。 1936 年进入越剧界从业伴奏,陆续在 “寒宫乐团”女子科班,尹树春的“阳春舞台”,陈素娥、魏小云的“吉安舞台”,沈雅琴、竺菊香的“雅金舞台”拉主胡。 1938 年,进王杏花戏班操琴,演出于嘉兴、峡石...

    2024-12-31 0次

    阅读更多
  • 傅骏

    傅 骏 ( 1931 ~ 2006 )编剧。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、上海戏剧家协会理事。原名傅金堂,曾用笔名萧虹、金虹、梅和老等。浙江省宁波人, 1931 年 8 月生于上海。 1951 年 2 月,考入上海市文化局主办的第一届戏曲编导,结业后分配到高剑琳、筱水招为主演的更新越艺社,并为该团编写了新戏《英雄与才子》(又名《桃源梦》)。不久进入合作越剧团,为该团写的第一部作品是由戚雅仙演唱的《婚姻曲》...

    2024-12-31 0次

    阅读更多
  • 伊 兵

    伊 兵 ( 1916 ~ 1968 ) 戏剧理论家、戏曲作家。原名周纪纲,又名周丹虹,浙江省嵊县人。肄业于杭州安定中学,自幼爱好文学。 1937 年抗日战争爆发后,在家乡组织剧团,从事救亡活动,年底加入。 1938 年去浙南红军游击队干部训练班受训,后任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服务团副团长。皖南事变脱险后,进入四明山根据地。 1943 年,任浙东行政公署社教队指导员,吸收越剧艺人与新文艺工作者合作...

    2024-12-31 0次

    阅读更多
  • 仲美

    仲 美 ( 1919 ~ 2005 )舞美设计师。上海戏剧家协会理事、上海舞台美术学会理事、中国农工党。原名仲永源,祖籍江苏省镇江, 1919 年 7 月 3 日生于湖州双林镇。曾在上海工商美术学院学习。 1937 年春,进上海新华电影公司做美工。 1942 年,参加中国旅行话剧团任舞台美术设计。 1945 年春进雪声越剧团,在《新梁祝哀史》、《凄凉辽宫月》、《一缕麻》等多个戏中任舞美设计。...

    2024-12-31 0次

    阅读更多
  • 于 吟

    于 吟 ( 1920 ~ 1989) 编导。原名姚鲁丁,浙江省海宁人,自幼喜爱戏曲。 30 年代进上海复旦大学,参加狮吼剧社,与欧阳山尊合作排演话剧,毕业后进北新书店任编辑,并被电影导演张石川邀为特约编剧。 1942 年 10 月,到大来剧场当编剧 , 参与袁雪芬的越剧改革。编导了《古庙冤魂》、《情天恨》(根据莎士比亚的《罗密欧与朱丽叶》改编)、《断肠人》、《蛮荒之花》、《人海漂航》...

    2024-12-31 0次

    阅读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