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黄耘瑛
黄耘瑛 女,一级舞美设计师。福建省福州市人, 1952 年 7 月生于一个艺术世家,自幼受益于著名中国画画家、舞美设计师父亲黄子曦的艺术熏陶。 1981 年起任上海越剧院服装、人物造型设计。主要作品有越剧《乔少爷造桥》、《杨乃武》、《曹植与甄洛》、《沙漠王子》、《末代皇后》、《倩女离魂》、新版《红楼梦》、《早春二月》、《救风尘》、《玉卿嫂》、《小河弯弯》、《长安悲歌》、《汉文皇后》...
2024-12-31 0次
阅读更多 -
黄子曦
黄子曦 ( 1918 ~ 1991) 舞台美术设计、画师。中国舞台美术学会顾问、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、上海文史馆馆员。福建省福州连坂乡人。早年读过几年私塾,幼年喜欢绘画。 1934 年考进福州苍山荻山荻芦画室,拜蔡鹤汀、蔡鹤洲和赵凤翔为师,学习国画、西画和装饰画。 1937 年随师到上海谋生,进大舞台当美工师。主要为京剧连台本戏设计机关布景和绘制天幕景片。如盖叫天、张翼鹏的 49 集《西游记》。...
2024-12-31 0次
阅读更多 -
黄 沙
黄 沙 ( 1919 ~ 1988) 导演。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。又名黄维光,原籍四川省重庆。 1939 年秋,入上海圣约翰大学经济系求学。业余爱好戏剧,曾组织业余话剧团。 1943 年春,大学毕业后,参加上海中中话剧团为演员,艺名马丁。建国前,曾应邀为芳华越剧团导演了《春残梦断》。 1949 年夏上海解放后,参加了云华越剧团任导演。是年 7 月,参加了第一届上海市地方戏剧研究班学习。 1950...
2024-12-31 0次
阅读更多 -
高义龙
高义龙 ( 1941 ~ 2008 )研究员, 1941 年 1 月生于山东济南, 1961 年自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入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创作研究班, 1963 年分配至上海京剧院任编剧,曾移植《审椅子》,参加《智取威虎山》改编。 1979 年 2 月调至筹建中的上海艺术研究所,从事艺术史论研究,后任该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兼研究部主任。 1995 年被文化部、人事部授予...
2024-12-31 0次
阅读更多 -
顾水深
顾水深 ( 1916 ~ 1978) 鼓师。浙江省上虞梁湖古李巷人。幼入私塾 5 年,学习道教音乐,吹打弹唱件件皆能。尤其对绍剧和调腔方面的打击乐,颇有研究,技法也很流畅。 1940 年进入上海,在太乙道院担任吹打道士。 2 年之后,转事越剧司鼓工作。 40 年代中期,为越剧演员施银花打鼓,曾在《方玉娘祭塔》一剧中,伴奏紧跟唱腔,锣鼓紧跟表演,在社会上和同行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。 1950 年...
2024-12-31 0次
阅读更多 -
韩 义
韩 义 ( 192 2 ~ 2006 ) 编导、舞美设计。曾用名洪钧,祖籍江苏省苏州, 1922年 2 月 14 日出生在上海。受家庭熏陶,自幼喜爱绘画和影剧。 15 岁时,顶替父职进英美烟草公司做跑街。抗战初期,至东吴大学当旁听生,又到美专读了一年。 1940 年,参加 “益友社”搞业余话剧。不久考入上海剧艺社搞美工和化装。 1942 年冬,进大来剧场搞舞美设计,参与袁雪芬倡导的越剧改革...
2024-12-31 0次
阅读更多 -
陈鹏
陈 鹏 ( 1923 ~ 2009 )导演。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、 1956 年加入中国同盟。曾用名程鹏,籍贯上海市嘉定, 1923 年 4 月出生。学生时代爱好话剧与电影。 1940 年起从事专业话剧演出。 1942 年投身抗日,奔赴内地,先后在八六剧团,抗建剧团和抗敌演剧十队任主要演员,主演话剧《蜕变》、《边城故事》、《国家至上》、《雾重庆》等。 1945 年抗日胜利后,返回上海。于 1946...
2024-12-31 0次
阅读更多 -
陈疏莲
陈疏莲 ( 1920 ~ 1998 )女,宣传员。原名陈文珍,祖籍浙江省绍兴, 1920 年 10 月出生。小学教员出身。 1943 年考入上海苏联电台当播音员,更名 “疏莲”(苏联之谐音)。 1944 年 8 月,与到苏联电台播音演唱的袁雪芬初次相识,即被袁的变革勇气、演唱的技艺所吸引,乐于为雪声剧团主持节目,并与袁雪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。不久,欣然应邀兼任了雪声剧团的专职电台宣传播音员...
2024-12-31 0次
阅读更多 -
陈曼
陈 曼 ( 1928 ~ 1993) 女,编剧。原名陈华黍,江苏省苏州市人。 1949 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财务管理系,自幼酷爱戏剧。 1948 年应征到上海同孚大戏院,在前辈编剧陶贤先生的指导下,当起了业余编剧。至解放时,先后编写了古装戏《浮生梦》、《将门之子》和现代戏《寒流》、《白毛女》等剧。 1949 年夏,入上海市军管会文艺处第一届地方戏剧研究班学习,结业后进合众和光明越剧团...
2024-12-31 0次
阅读更多 -
陈捷
陈 捷 女,作曲。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、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。浙江省鄞县人, 1927 年 5 月生于上海。曾就读于明德女中。早年,受从事地下活动的大哥影响,投奔苏北解放区,编入四分区服务团少先队,不久,又被编入了新四军一师三旅文工团。后又在新安旅行团、山东军区文工团工作。 1945 年加入。 1950 年初夏,调入华东越剧实验剧团任乐队队长兼作曲。其配曲的第一个戏是《借红灯》。后为配合抗美援朝...
2024-12-31 0次
阅读更多 -
陈 钧
陈钧 二级演奏员,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。江苏泰州人, 1945 年 8 月 3 日出生。 1960 年入上海越剧院学馆学习越剧音乐,主学主胡,师承周宝财,毕业后留院工作。几十年的艺术生涯除担当主胡工作外还兼作曲、唱腔设计、音乐教师。为赵志刚、钱惠丽、方亚芬、章瑞虹等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唱腔作了探索。在调性、调式、板式上对越剧基本唱腔进行丰富创造,如新创的〔尺调〕型 bB...
2024-12-31 0次
阅读更多 -
陈 焕
越剧名家陈焕(1924~1978)演员,教师。原名吕福康,艺名筱世昌。浙江上虞人。1932年拜男班名丑李世昌为师,学艺刻苦自砺,常在夜戏演完回家时,趁马路上车少人稀,便独自跑着丑角矮步、步返回家中。1935年至1938年搭绍兴文戏男班。在上海同福楼、宝光戏院、月升舞台、龙园、小罗天等戏院演出。1939年至1941年,因男班衰落,转到女班演出。搭过班的有陈苗仙剧团、春风舞台、白玉琴剧团。除在上海通商...
2024-12-31 0次
阅读更多 -
闻 钟
闻 钟 ( 生卒年不详) 编导。又名关建,满族人。曾从事文明戏。 40 年代初,受浙东戏院领衔演出的筱丹桂之聘来排新戏,改名 “闻钟”。 1941 年 4 月 23 日,首编新戏《痴凤情怨》。由此至 1947 年筱丹桂剧团结束为止,先后为丹桂剧团及其前身高升舞台编导了《夜来香》、《劳燕分飞》、《女公子》、《杨乃武与小白菜》、《落霞孤鹜》等新戏 40 多部。此外,还为王杏花、竺素娥戏班和邢月芳...
2024-12-31 0次
阅读更多 -
钱英郁
钱英郁 ( 191 8 ~ 2010 )导演。曾名钱善根,话剧艺名殷忧、英郁,笔名孟度、马前,越剧艺名方隼。浙江省舟山人, 1918 年 2 月生于上海。求学期间积极参加文艺活动,并受左翼剧联的影响,与同学们办起了青钟剧社。抗日战争时期,参加上海地下文委领导的外围组织 “小演出”的工作。 1941 年 10 月,考进上海剧艺社,开始话剧职业演员的生涯。不久,加入。 1947 年秋...
2024-12-31 0次
阅读更多 -
钟 泯
钟 泯 ( 1921 ~ 1987) 编导。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。原名孙以钟,籍贯安徽省寿县。大学肄业,学生时代爱好文艺。后在中华歌舞剧团、大中话剧团等艺术团体从事编、导、演工作。 1943 年 7 月,进入大来剧场参与袁雪芬从事的新越剧改革工作,后为雪声剧团剧务部基本编导。 1944 年第一次独立编导了《貂蝉》。嗣后又导演了《梅妃》、《珍妃》、《魂断蓝桥》等剧目。 1946 年 2 月...
2024-12-31 0次
阅读更多